
父亲的一把锉刀
带他走上“工匠之路”
他在自己家中的“小工厂”里研发出12项国家专利
对于研磨这项技能,最初的萌芽是从宁允展父亲身上开始的。小时候受父亲影响,他喜欢上了手工制作。长大后成为一名工人,父亲给了他一把锉刀。他用这把锉刀来给东风5型内燃机车的细节锉屑。
善钻研、爱钻研的宁允展说,从这把锉刀开始,他喜欢上了机械制造,在家给自己建造了一座“小工厂”,搞点小发明创造,而这座“小工厂”不过是他家中的一个房间。走进去可以发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机械设备环绕其中,有诸多工艺图纸,各种研磨机器,甚至还有专业空气室高压清屑装置。
宁允展对自己的“小工厂”自豪又满意,他说:“这里允许有失误,也允许有改正的过程。但是在工作之中,我们这个行业是不允许失误的。”下班后,他经常在这里继续锻炼技能,研发出12项国家专利。
“我跟父亲有很多共同语言,特别是在技术上。”这把锉刀代表着父亲对他的鼓励与期盼,陪伴着宁允展成长,为宁允展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

“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
宁允展由衷地热爱着自己的这份事业,他说:“我不是完美的人,但我的产品必须完美。我做的这项工作,必须严谨。它关乎国家财产和一车人的安全。”
凭借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5年,宁允展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报道,为人所知。
大国工匠,轰动全国。宁允展说,当时他以为是拍摄一个教学宣传片,展示工人的操作技能。直到现在,他也没想到影响会如此广泛。“我只是一个代表,背后有许多高铁员工付出很多。作为一名一线工人,非常幸运能参与这个拍摄,自己也很激动。”
2017年,宁允展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获得这个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也是对我们整个高铁行业的认可。”
宁允展说,工匠,就是靠手艺吃饭,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干好自己手中的活,这是工匠的本分。
“中国制造”离不开大国工匠
像宁允展一样,我们的大国工匠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技术的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他们满怀着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携手创造出一项又一项震惊世界的中国高度与中国速度。
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也由人民共享。中国与日俱增的科技实力,正在为中国制造注入不竭动力。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C919大飞机、“复兴号”标准动车组等大国重器不断涌现。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成为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它们正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是中国高速发展和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的缩影。
中国制造从硝烟里走出,历经艰难困苦,绘就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它书写在神州大地的沧桑巨变中,也书写在亿万人民的美好生活中。今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正在共同发力,编织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图景。
来源:齐鲁网
发稿时间:2019-10-12 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