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日讯 6月1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举行“工业立市、实业强市”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畜牧水产产业专场,邀请滨州市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郑红丽,滨州市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吴元更,滨州市海洋发展渔业局党组成员、市海洋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陈胜林,滨州市海洋发展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新贝,介绍畜牧水产产业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郑红丽介绍,近年来,在滨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滨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带领市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围绕“工业立市、实业强市”三年工作任务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盯畜牧“千亿级产业集群”任务目标,努力打造滨州特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畜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2022年,畜牧生产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畜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对全市GDP增长拉动明显;生猪稳产保供任务超额完成;畜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未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全市肉蛋奶总产量91.37万吨,人均占有量233公斤,是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5倍;畜牧养殖一产实现产值184.76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30.97%,增速7.8%,增幅居全省第1位;全市畜牧业全产业链实现总产值1315.32亿元。全市争取省级以上项目资金1.3亿元,同比增长46.15%;其中肉牛提质增量项目,滨州市2个县入选(全省共6个县区),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405.2万元,居全省第1位。今年一季度,畜牧产值29.73亿元,可比价增速8.1%,同比增长17.97%,占全市农林牧渔产值55.96%。
主要实施了“六牧工程”:
实施种业育牧工程。加强地方特色品种保护。加大对渤海黑牛、洼地绵羊、鲁北白山羊、德州驴等4个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完成地方良种的遗传资源性能测定。2个种业企业成为全省三大国家级地方品种保种场之一。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全市有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3处,国家级核心育种场2处,省级保种场或资源场5处,种畜禽场43家,主要畜种的种源自给率达到75%。支持开展新品系培育。利用滨州市优势品种与引进国外优质品种,通过现代化育种技术,积极推进高档肉牛新品系杂交培育。
实施产业兴牧工程。推进现代化养殖体系建设。全市拥有畜禽规模化养殖场1808家,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5.5%。养殖主体格局呈现出龙头企业引领、集团化发展、专业化分工等发展趋势,单场养殖规模大幅增加,组织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2022年,新建畜牧项目27个,完成投资15.74亿元。年内建成国内首个万头肉牛5G牧场,新增2家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家全省智能牧场,3家企业获评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推进现代化屠宰加工体系建设。全市现有规模肉牛屠宰企业25家,年屠宰能力120万头,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肉禽屠宰企业21家,屠宰量7.16亿只,位列全省第4位。山东新盛集团白羽肉鸡日加工能力120万只,居全国第1位。新诺尔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的投产运行,填补了滨州市生猪规模化屠宰加工空白。积极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具备冰鲜分割牛肉、熟食冷切牛肉等4大类100余种产品的加工能力,惠民县和美公司年产6万吨烤肠制品项目和无棣天颐康1万吨鸡产品深加工项目等加工项目的投产进一步延长了肉禽加工链条。推进现代化冷链流通体系建设。全市牛肉冷链物流配送达50万吨,是天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牛肉产品主要供应地,分别占天津、北京清真市场份额的50%和30%以上。投资7.4亿元的牛智谷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成为链通国际、引领全国的肉牛产业中枢。
实施品牌强牧工程。拥有市级以上畜牧类龙头企业达到15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36家,市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达到150家,2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首届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3家企业获评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健康肉试验示范基地,20家企业获评山东省优质特色畜产品企业,7家企业获评省级畜禽屠宰标准化企业。振兴民族奶业品牌。深入挖掘“特色酸奶”75年红色历史,培树新时代老渤海精神,实施“奶业振兴”和“黄河战略”,推出本土酸奶制品“澳纳特”等系列产品,填补了滨州乳制品行业空白。叫响全国第一牛县品牌。阳信县推进绿色肉牛600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成功创建“阳信牛肉”区域公用品牌,持之以恒打造全国“第一牛县”。阳信牛肉不仅走进北京奥运会、博鳌论坛、粤港澳大湾区,更是在杭州G20峰会、青岛上合组织峰会的“国宴”上亮相。加快预制菜新兴产业发展。出台《关于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力打造“滨菜纷呈”预制菜区域公用品牌。全市从事肉制品深加工和预制菜制作的企业490家,年产量125万吨,产值152亿元,涉及调理品、肉灌肠类、酱卤肉等上百个产品。
实施绿色稳牧工程。推进畜牧业投入品提档升级。开展“找差距、抓规范、促提升”活动,全市饲料兽药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市饲料生产企业153家,总产量431万吨,总产值309亿元,位列全省第4位;兽药生产企业10家,总产值3.38亿元,位列全省第6位,实现出口创汇8.24亿元。全市成功创建省级示范企业4家、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齐鲁样板企业5家,1家企业获评山东省十佳中兽药品牌。圆满完成省级以上饲料兽药及畜产品监督抽检任务,对35家饲料兽药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引导企业无公害畜产品认证8个,通过新版GMP认证企业9家,滨州市在全省饲料兽药监督管理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滨州市4个县市区实施了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培育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养殖场户500家,5个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推进“粮改饲”和牧草种植。全市7个县市区分别被确定为国家级和省级粮改饲示范县,粮改饲面积超过50万亩,牧草种植面积4.88万亩,年生产优质饲草77万吨。
实施安全护牧工程。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抓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与检测,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加强兽医实验室建设,市县两级全部通过考核。与卫健委等建立了联合防控机制,严密防范人畜共患病。高标准推进无疫区建设工作,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评估,全市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加强检疫监管,全面推行电子检疫出证。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全市共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5处,病死畜禽集中处理率达98%以上,收集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8.48万头,牛羊禽1243吨。坚持检打联动、行刑衔接、部门配合,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强化各项监管措施,畜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未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实施队伍助牧工程。开展岗位练兵。联合滨州市妇联、人社局、总工会组织举办了全市动物防治员等6项技能竞赛,推荐15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4个比赛项目,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1名,集体二等奖1项。强化党建引领。开展了“两访两促”(访基层、访企业,促高质量发展、促工作规范提升)活动,着力打造“乡村振兴走在前,强牧富民我当先”机关党建品牌和“助企惠民”畜牧志愿服务品牌。滨州市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荣获2022年度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优秀单位。
2023年将按照滨州市委市政府“大干2023”要求部署,确立了“1348”工作思路。“1”是“1个统领”,即“以党的建设为统领”;“3”是“3线思维”,即坚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主线,筑牢疫病防控防线,严守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4”是聚焦“4个目标”,即促发展,实现畜牧业产值193亿元,同比增幅5%左右,畜牧相关产业总产值实现1330亿元以上;稳供给,全市能繁母猪保有量20万头以上,完成省稳产稳供任务,全市肉蛋奶总产稳定在90万吨左右;强安全,应免畜禽免疫密度保持100%,无疫区高标准维持,推动畜产品质量持续稳定向好;优生态,积极推广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绿色循环发展新模式,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8”是提升“8个能力”,即良种供给能力、稳产保供能力、绿色发展能力、屠宰加工能力、品牌竞争能力、疫病防控能力、质量保障能力和服务支撑能力。